滲碳工藝
滲碳是將零件放在滲碳劑(滲碳介質)中,加熱到中相奧氏體溫度,經保溫使碳原子滲人零件表面層的過程。其目的是使零件表面層含碳量增加。滲碳層的含碳量在c= 0.85%一1. 05%范圍內,其深度一般為0. 5一Zmm。經淬火和低溫四大處理后,使表面層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,而心部仍保持原來高的塑性和韌性。為達到上述目的,滲碳零件必須是低碳鋼和低合金鋼。根據所用滲碳劑不同,滲碳方法分為固體滲碳、氣體滲碳和液體滲碳三種。其中氣體滲碳法生產率高,滲碳質且易控制,且易實現機器化和自動化。它是目前應用廣的一種方式氣體滲碳法是將工件放人密封的加熱爐(如井式氣體滲碳爐)中,通人滲碳劑,加熱到900--950C,使零件在高溫的滲碳氣氛中進行滲碳的一種方法。
常用的氣體滲碳劑有煤油、丙酮、天然氣等化合物,而常用的是煤油和丙酮。
零件滲碳后須進行熱處理,才能有效地發揮滲碳層的作用。常用的熱處理有下面三種。
(1)直接淬火法:零件滲碳后,出爐經預冷,再淬火和低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。這種方法,只用于要求具有高的表面硬度,而其它性能不作要求的零件。
(2)一 次淬火法:零件滲碳后出爐空冷.再重新加熱到淬火溫度,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。這種方法,用于對表面和心部的組織和機械性能,均有要求的零件。
(3)二次淬火法;它的方法是:淬火(或正火)是把零件滲碳后重新加熱到A以上(850~900°C)進行油冷,其目的是使心部組織細化和消除表面層的網狀滲聯體。然后再將零件加熱到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正常的淬火溫度(A ;以上)進行次淬火,其目的是為了使表面層硬化。再進行低溫回火,以降低淬火內應力。此法工藝較復雜,主要用于表面層硬度、耐磨性和疲勞強度,以及心部的韌性和塑性等要求較高的重載零件。
全國咨詢熱線
郵箱:627879622@qq.com
地址:江蘇省-鹽城市-大豐區-南環路5
微信掃一掃
手機官網